【文坛忆旧】李凖:还行人以道
李凖:还行人以道
杨崇学/文
刚下过雨,暑热不那么逼人了,心绪也随之宁静了许多。于是就来到了虎坊桥,来到湖广会馆附近的一栋普通居民楼里,叩开了著名作家李凖的家门。开门的老太,是李老相濡以沫的夫人。她把我们让进客厅刚落座,李凖先生就笑呵呵地从书房里走出来。他握着我们的手微笑着说:“约好的,我就不能出去了。我正在一边练字,一边等你们呢!”
作为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作协副主席、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的李凖先生,虽然已年届古稀,但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依然很关心。在政协会上他曾多次提出过有关的议案,为北京的建设尽心竭力,为市民的利益奔走呼吁。当记者请他就城市建设问题谈谈想法时,李老乐呵呵地笑着说:“好,我说。让我谈可以,我可以谈很多;让我写就不中了。我谈,你来写。”一口纯正的中原乡音。
历史的经验教训要吸取
“我对建设问题还是很有兴趣的。现在,世界上每一个地方,除了战乱之外,都在搞建设。人类需要建设适合于人类自己生存的大的、小的环境。”李老说:“但是,建设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历史上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是应该吸取的。”李凖先生从建国初期的建设,谈到五、六十年代的成功和失误,谈到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的生平和功过,滔滔不绝,如数家珍。李凖先生说,过去建设新北京时,没有听取一些老专家的意见,结果把老北京的建筑破坏了,尤其是拆了老城墙,现在看来这是很大的失误。
李老对北京站、人民大会堂、历史博物馆、天安门观礼台等一些建国初期的老建筑给予了肯定。他说:“这些建筑,规模或大或小,结构、风格各异,但基本上都体现了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,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习惯。”李凖先生喝了口茶水,然后提高了声音很认真地对我们说:“五十年代建成的象郑州人民医院那样的建筑,也是很有特点的。那个建筑的大屋顶,是梁思成先生提出的,现在看着还很舒服。梁先生的那个主意并不坏,在当时是很有创造性的。梁先生确是值得让我们怀念的。”
搞建设不能跟着感觉走
谈到当代的建筑,尤其是近几年的建筑,李凖先生感触良多:我们国家的改革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这是小平同志说的,因为那是前无古人的。但是我们的建筑不能摸着石头过河,不能跟着感觉走。人家搞一个什么样式的,咱也来一个什么样式的,人家建多高咱也拼命往上追,这很不好。盲目地效仿或摹仿人家,就失去了自己的特点。而一味的仿古也是不可取的,那样又会失掉时代特征。关键在于如何把时代特征和民族形式更好地统一起来,让人感觉到我们今天的建筑既是中国的又是中国当代的,而非只是当代的不是中国的,或者只是中国的不是当代的。好的建筑应该是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的完美统一。
我们现在的一些建筑,从风格上来讲,还在重弹过去的老调。一些人也想搞一点民族风格,出发点是对的,但是由于他们不大懂什么是真正的民族风格,又听不进一些老专家的意见,结果把一些建筑搞成了四不象。北京西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。它上面的小亭子,象个大胖子脑袋上戴着个小帽子,显得滑稽可笑。河南也有个这样的建筑,就是郑州博物馆,花钱挺多,建设效果并不理想。建成后,我去看了看,感到很失望。它搞成了一座“金字塔”的样式!埃及的金字塔多好啊,多大气呀!但是,我们却在它的塔尖上又加上了一个小的方形结构,象“斗”一样,有点不伦不类。跟着感觉走是很容易坏事的。
还行人以道
近年来,北京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,道路越修越多,越修越宽,某种程度上确实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。但是,由于管理及诸多方面的原因,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。李凖先生对此也深有感触。他说:道路和立交桥修得很漂亮,就是人行道修得不大理想。太窄。在这个城市,没车的人还占大多数,很多时候,他们出门还是凭两条腿,走人行道。但是,看看大街上的人行道,不是停放着自行车、汽车、板车,就是摆满了货摊儿,把本来就不宽的人行道给挤没了,塞严了,人行无道,无路可走。此外,人行道质量太差,特别是偏僻的地方,许多路段高高低低坑洼不平,每遇刮风下雨,不是尘土飞扬就是满地泥汤,而且有的地方经常拆挖,拆挖以后又很少及时修复,这儿多一堆土,那儿少几块砖,行人走路很不方便。老人希望新闻媒体能够多关注、报道一下此类的小事情,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,积极采取有效措施,把人行道还给行人。
“人是最可宝贵的,行走的人,那些没有官衔、没有汽车的人,你不重视他们,他们也会轻看你;没有正道可走,他们就会走别的道,甚至是邪道。凡事皆如此,道理很简单。”
李凖先生的话发人深思。
作者注:李凖(1928-2000),原名李准,曾用名李铁生,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、剧作家。河南洛阳人。中共党员。1949年后历任河南省文联作家,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,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,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、第四届主席团委员、第五届副主席,专业作家,文学创作一级。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、常务理事,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,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,全国政协委员。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。
他以处女作《不能走那条路》驰名文坛,其长篇小说《大河东流去》获首届茅盾文学奖。同时,他也是一位重量级电影编剧,《老兵新传》《李双双》《大河奔流》和《牧马人》等电影使他红遍大江南北。特别是《李双双》,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,在越南、朝鲜、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妇孺皆知。
此文发表后,我给李老寄去了几份报纸,先生看了很高兴,亲自给我打来电话,说,小杨,你写的很好。我写了副对联给你,有空来取一下。
没想到,几个月之后,1999年2月3日,当我回家探亲时,在列车上,听到了李凖先生去世的消息。这是记录李凖先生谈城市建设的唯一的一篇稿子,大概也是最后的一篇,因而也是具有史料价值的一篇稿子。
(原载1998年8月7日《首都建设报》)
往期经典(点击链接 即刻浏览):
【书画家必备】书法创作落款常用礼语 + 岁时表
“一带一路石油梦”——于恩东书法实践展在京成功举办(附全部展出作品)
“砥砺前行—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•名家进名校书画作品邀请展”在中国农业大学开幕
万殊一相•狂草四人展在济南开幕(附全部展出作品高清图片、现场创作作品图片及局部)
第四届“魏碑圣地 • 全国魏碑、隶书书法大赛(含在校大、中学生)”征稿启事
2017墨舞神飞•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系列活动在河北定兴举行
中国书法家协会入会条件细则(2016年12月最新发布,试行)
【老徐报道】“大道周口——王学岭诗文书作”入藏周口博物馆开展仪式!
【现场直击】胜利战歌——李铎书胜利日大阅兵合唱歌曲展在军事博物馆开幕!
【现场直击】大型套装图书《李铎》入藏国家图书馆典藏仪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!
【对话名家】访梅墨生先生——书法是最内美的艺术,是动人心魄的艺术。
【老徐报道】“2014.济南.沈门七子书法作品展”在山东省美术馆隆重开幕!
【当代书法网 老徐报道】"王友谊篆书艺术大展"在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隆重开幕
走进新机场 传递正能量 ——中国书协机关党支部、北京城建新机场市政项目部党支部联合党日活动
“深入生活,扎根人民” —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书法作品展在肃宁展出
“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——‘中华颂’中国书法交响音乐会 暨两岸四地百位书家”亮相香港会展中心
小编微信:laoxu83
办个展、发新闻联系电话:13241851988
投稿邮箱:ddsfw@126.com